热点排行
推荐信息
艺术交流
意蕴深远 独具魅力
——读《刘宝纯诗集》
这是一部以山水为主的旧体诗集,选录刘宝纯先生创作的得意之作八十首。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即“模山范水”、留连风景一类的诗。是一种自然山水美与诗人主题审美心灵相融合的艺术载体。古往今来有志于山水诗的诗人,四处云游,栖丘饮谷,跋山涉水,问奇于山川,探胜于林泉,求索山水的真谛,发掘自然美的奥秘,以自然山水风物为审美和创作源泉,从而不断拓展和深化山水审美层次。
中国诗歌,起于风骚,三千多年来,百转而千变。从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五七言古风,到唐律、宋词、元曲,诗歌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经久不衰。朱光潜在《诗论》中说:“打开诗经和汉魏人的作品看,平韵大半押平韵,仄韵大半押仄韵”。他的分析说明:四声与平仄是中国单声文字的固有特点。诗经时期,句末押韵已有平仄之分。但一直到汉魏,平仄之分并不很严格。至于严格的押韵以及句中有平仄律,则是南北朝时的永明以后的事。
着名画家刘宝纯先生是一位丹青圣手,其国画名震五岳,誉播中外;同时,他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诗人。只因他的画名极盛,而将诗名掩没在华彩之后。《刘宝纯诗集》的出版,为我们奉献出一份精神大餐,成为华夏艺坛的一大亮点。以苍阔雄奇着称的刘宝纯国画,与豪放典雅的《刘宝纯诗集》双璧辉映,堪称齐鲁瑰宝。
刘宝纯先生深谙音韵律。他的诗讲究声律,继承了传统诗歌美学。他是一位观山察水、获取全方位审美感受的艺术家。他“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与物游”(刘勰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系统的功能,通过宏观细察,纵览全貌,穷其微奥,既洞识了山水的形态,又认清了山水美的质与规律,从而在山水审美的自由王国里遨游与陶冶情操。
……
古人对诗要求甚苛:“诗者,根情,苗言,华实,声义”(白居易《与元九书》)“诗要避俗,更要避熟。”(刘熙载《诗概》)“言前人之所未言,发前人之所未发,而后为我之诗。”(叶燮《原诗·内篇上》)“指世造形,穷情写物,最为祥切。”(钟嵘《诗品序》)。这种艺术境界,是所有诗人的共同努力方向。
综观《刘宝纯诗集》,其中的佳作抒情自然酣畅,境界超群脱俗,大气磅礴且不失昂然情趣,襟怀坦荡而尽显胸有丘壑。刘老崇尚书为画之骨,诗为画之魂。尤为可贵的是诗人赋予无生命的山水以生命感、人格化,努力争取达到物我两忘、浑融一体,表现出了一种致力于探索和领略宇宙的人生底蕴的审美意识。诗人不但使自然山水转化为自我,也一并将自身化为自然山水。审美客体的自然美与审美主体的人格美共同构成了意蕴深远的艺术境界,充分体现出诗人的人格魅力。
丁亥年春月于泉城百灵峰下
这是一部以山水为主的旧体诗集,选录刘宝纯先生创作的得意之作八十首。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即“模山范水”、留连风景一类的诗。是一种自然山水美与诗人主题审美心灵相融合的艺术载体。古往今来有志于山水诗的诗人,四处云游,栖丘饮谷,跋山涉水,问奇于山川,探胜于林泉,求索山水的真谛,发掘自然美的奥秘,以自然山水风物为审美和创作源泉,从而不断拓展和深化山水审美层次。
中国诗歌,起于风骚,三千多年来,百转而千变。从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五七言古风,到唐律、宋词、元曲,诗歌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经久不衰。朱光潜在《诗论》中说:“打开诗经和汉魏人的作品看,平韵大半押平韵,仄韵大半押仄韵”。他的分析说明:四声与平仄是中国单声文字的固有特点。诗经时期,句末押韵已有平仄之分。但一直到汉魏,平仄之分并不很严格。至于严格的押韵以及句中有平仄律,则是南北朝时的永明以后的事。
着名画家刘宝纯先生是一位丹青圣手,其国画名震五岳,誉播中外;同时,他也是一位造诣颇深的诗人。只因他的画名极盛,而将诗名掩没在华彩之后。《刘宝纯诗集》的出版,为我们奉献出一份精神大餐,成为华夏艺坛的一大亮点。以苍阔雄奇着称的刘宝纯国画,与豪放典雅的《刘宝纯诗集》双璧辉映,堪称齐鲁瑰宝。
刘宝纯先生深谙音韵律。他的诗讲究声律,继承了传统诗歌美学。他是一位观山察水、获取全方位审美感受的艺术家。他“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与物游”(刘勰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系统的功能,通过宏观细察,纵览全貌,穷其微奥,既洞识了山水的形态,又认清了山水美的质与规律,从而在山水审美的自由王国里遨游与陶冶情操。
……
古人对诗要求甚苛:“诗者,根情,苗言,华实,声义”(白居易《与元九书》)“诗要避俗,更要避熟。”(刘熙载《诗概》)“言前人之所未言,发前人之所未发,而后为我之诗。”(叶燮《原诗·内篇上》)“指世造形,穷情写物,最为祥切。”(钟嵘《诗品序》)。这种艺术境界,是所有诗人的共同努力方向。
综观《刘宝纯诗集》,其中的佳作抒情自然酣畅,境界超群脱俗,大气磅礴且不失昂然情趣,襟怀坦荡而尽显胸有丘壑。刘老崇尚书为画之骨,诗为画之魂。尤为可贵的是诗人赋予无生命的山水以生命感、人格化,努力争取达到物我两忘、浑融一体,表现出了一种致力于探索和领略宇宙的人生底蕴的审美意识。诗人不但使自然山水转化为自我,也一并将自身化为自然山水。审美客体的自然美与审美主体的人格美共同构成了意蕴深远的艺术境界,充分体现出诗人的人格魅力。
丁亥年春月于泉城百灵峰下